郎绍君Lang, Shao Jun (中国现代艺术学会学术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的论文题目是《中国画的自觉意识》。他说:提出“中国画的自觉意识”这一命题,并从中国画的“演进”、“现代性”“形式语言”“精神追求”四个方面探讨了这种自觉意识的内涵和外延。作者力图在认定中国画传统的基础上,把中国画的历史经验与现代追求、传统特色与多元趋向统一起来,为中国画的健康发展提供思想认知的资源。
安雅兰 Julia Andrews(中国现代艺术学会学术委员,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中国美术史韦恩讲座教授)应邀对“中国水墨画美学体系舆现代解读”主题演讲进行了讲评。
部份学者因故未能亲赴会议,但也提供了十分精辟的书面发言。他们是:
邵大箴Shao, Dazhen (中国现代艺术学会学术委员,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理论委员会主任委员)在题为《移步不换形和移步换形——对 20世纪中国画成就评价的思考》的书面发言中说:20世纪国画的成就应该充分肯定。中西融合大潮锻炼、滋养了国画,两种不同对应态度,都对中国绘画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不同样式的现代中国画在创新问题上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传统型的中国画严格遵循“移步不换形”的原则,而中西融合型的中国画可以放开手脚,移步换形。不论哪一种类型的创新,都应该体现时代的精神,都应该有民族的风彩。
龙瑞 (中国国家画院院长)向大会提交的论文题目是:《“和”文化:以审美的方式注入人生》。他说:中国艺术精神中的”和”,既包含着审美趣味,也寓含着社会理想。中国美学的人文导向始终针对人,关注人,中国艺术始终建构在人对自身完善的过程中,是围绕存在于特定时间空间之内的生命个体的全部过程而展开的。中华传统文化对人与万物关系的以及对和谐理念的珍视,都把中国人的审美心理导向“吟咏性情”方面,进而让中国画、诗歌、散文等领域都出现了重视“抒情达意”的创作倾向,也就是不以模拟客观物象为目的,而是通过“写意”来“参赞造化”的。重申这一传统,在当下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黄光男Kuang-Nan Huang (国立台湾艺术大学教授兼校长)向大会提交了书面发言,他说:不论是汲古润今,或是以西为中的主张,,水墨画作为东方美学表现的画种,它所绵延绘画精神,以及对生活的影响,甚至是美学的时空意义,就现代社会所知所感的水墨画应有一些条件与内涵,才能促发水墨画创意的再生,至少使水墨画的传递有一种新兴的意念。
薛永年Xue Yongnian (中国现代艺术学会学术委员,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向大会提交的论文题目是:《中国水墨画与中国文化》。他认为中国水墨画从来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不是一种技能,是一种人文关怀,而不是视觉盛宴。它在不断演进中保持传统基因并吸取异质文化的因素形成了完整的美学体系。其独具特色的笔墨语言,是不脱离客观又拉开与客观距离的,是以宇宙中对立因素的统一为着眼点的,是立足视觉又超越视觉的,是讲求绘画性又更重视文化性的。中国水墨书画反映的重和谐重精神完善的中国文化,作为当今世界艺术的一个重要品种,在物欲高涨、精神失衡、生态破坏的后工业社会,具有可以发掘的超前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