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格萨尔遗迹。这次考察的格萨尔遗迹除了与格萨尔本身直接有关的遗迹外,如德格县龚垭乡的甲察城堡遗址、石渠县洛须镇的邓玛大将遗址等,还包括与格萨尔相关的其他遗迹,如石渠县的嘛呢石遗迹等。
格萨尔王的传说是一部规模宏大的民族史诗,是藏族心中积淀的英雄主义情感。据一些学者考证其原型与岭葱土司有关,所以在甘孜地区尤其是牧区关于格萨尔传说的遗迹比比皆是。格萨尔文化的另一种载体——嘛呢石刻和唐卡也数量众多,一些格萨尔王史诗的人物,包括格萨尔王本身不仅是民间信仰的重要尊神,还登堂入室,进入了藏传佛教的神系中。通过考察,我们注意到与格萨尔王有关的艺术作品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寺庙创作并保存的,这些唐卡的时代大都是18世纪前后,这一点对研究格萨尔从民间信仰走向佛教神坛的过程及其转变的时间提供了新的思路,应引起人们的关注。
四、交通史的新发现。关于交通史的遗迹除考察了青海玉树的勒巴沟摩崖石刻和文成公主庙外,还在石渠县的洛须镇新发现了一处摩崖造像。勒巴沟摩崖造像和文成公主庙对考证文成公主和金成公主入藏的路线具有重要的意义,其造像具有印度风格,时代大约在10世纪前后。而位于洛须镇东北格拉山龙荣沟内的照阿拉姆摩崖石刻具有尼泊尔的造像风格,不同于勒巴沟摩崖造像,也就是说10世纪前后有一条途经洛须的交通,这条交通起止于何处,因何而通,这无疑都为交通史研究提供了新的课题。
五、嘛呢石遗迹。石渠县的嘛呢石堆积是本次考察的重点,其中最负盛名的有松格嘛呢城和巴格嘛呢墙。位于阿日扎乡的松格嘛呢石经城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处用嘛呢石垒砌的“城”状的嘛呢石遗迹。石经城平面略呈梯形,由四面墙与城内的主体建筑、菩提塔、附属建筑、小城以及环绕四周的转经道组成,无论是城墙还是主体建筑的构筑,都是用嘛呢石片层层垒砌,石片间不用任何粘接材料。城墙和主体建筑上都有用嘛呢石砌筑的小供龛,内置线刻或线刻加彩绘的图像或经咒,经咒以六字真言和祈愿文最为常见;图像内容有格萨尔像、宁玛派祖师像和宁玛派低级的护法神像、莲花生像及释迦牟尼佛、三十五忏悔佛、八大菩萨、二十一救度佛母等。由于后来不断的堆砌行为,早期构筑的部分被包裹于内,因此难以判定其最早的堆积时代;据采集的嘛呢石经板分析,结合藏文文献记载,基本可以确定其时代大约为13世纪。巴格嘛呢墙是目前国内最长的一条嘛呢石堆积,全长1.7公里,宽约3.5米,墙体的两侧设供龛,内供佛教题材的石刻像和格萨尔王像等。“文革”中大部分被毁,现存部分多为后来垒砌,现在仍在逐渐加长。松格嘛呢城和巴格嘛呢墙两者无论构筑方式还是龛内的图像题材都有明显的相似之处。为了对比,我们还考察了位于青海玉树结古镇的嘉纳嘛呢堆。嘛呢堆是整个藏区嘛呢石遗迹最常见的形式,其构筑方式相对较随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