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写生的过程,是眼、脑、手共同作用的过程,写生作品是一个复杂的精神活动的结果。如果只是眼看、手画,眼明人一看就知道,这种照抄对象的作品只得其外表,画面没有厚重感,是肤浅的、没有说服力的。素描写生必须用眼睛观察、心灵感受、头脑理解、手的表现,达到眼、脑、手的合一,才能深刻生动地表现对象。素描的感觉来自观察,判断来自理解,表现是观察理解的结果。这是环环相扣,相辅相承的过程。把雕塑思维引入素描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加强理解,以理解来指导表现。
触摸感与说服力
我们在欣赏优秀的素描作品的时候,常常会被素描作品的说服力打动,叹服这些作品在平面的纸上竟然让人无可至凝地触及到形体的起伏转折,让人不得不佩服素描的表现力,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这是视觉生理的一种错觉,是素描的技术利用视觉元素游戏了人们的视觉的结果。一幅好的素描作品,绝对可以超越照片,把人的视觉带进表现物的体积空间中,这里的功夫,除了素描的认识能力以外还要依靠素描的表现能力。把雕塑思维引进素描教学,除了在素描意识上,能给我们启示以外,在素描的表现技术上,我们也能借助雕塑的触摸感,引发学生的表现技巧。
为了调动学生的表现欲望,在人物素描头像写生的教学中,我要求学生手里捧着一个石膏头骨,一边画头像一边触摸石膏头骨,一方面研究默记头骨解剖,另一方面利用手的触觉,体会人物头部的体积特征。利用对雕塑实体的触摸感,给人以体积的启示,产生体积塑造的欲望。通过这一形式,学生很快领悟到老师的意图,把手中的铅笔当作雕塑刀,用排线的方法切削出各个体面朝向,利用各种表现手法,不择手段地塑造人物头像的体积结构。由于学生心里有明确的素描表现意识,加上有比较充分的感受,所以普遍都能画出较有说服力的有触摸感的素描作品。学生说:“是触觉调动了我的感觉”。
素描写生与情感因素
素描基础教学在向学生传授素描规律与技术的同时,不能忽略人的情感因素。因为造型艺术是从客观存在的物象出发,建立在形象思维基础上的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产物。所以,面对同一对象每个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如果长期片面地强调规律和技术,忽视审美追求,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艺术感受就得不到发展。素描写生如果没有心灵的体验和情感的流露,是缺乏艺术的感染力的。我们在课堂上不难发现,有的学生把素描写生的步骤当成一种机械的程式,把写生当成事务性的工作,形态麻木,反应迟钝,封死了鲜活的感受。在这种状态下完成的作业一定是匠气的、呆板的。所以在素描的基础教学中,自始至终要重视审美教育,强调情感的参与。
视觉信息是激发视觉感受的来源,获取视觉信息不能机械地孤立地限定在固定的角度,完整的视觉形象来自全方位的观察,就像雕塑家那样,多角度去感受对象。在观察时介入心灵的体验,唤起表现的欲望和探索的好奇心。我们有不少学生习惯于找个位置马上就动笔画,不感受、不动情,而且一开始就机械地测比例,忽视了感受的重要作用。人的生理特性告诉我们:视觉在新鲜的感受状态下,是最容易兴奋的,兴奋时感觉最敏锐,素描写生要遵循:“感觉-----理解----感觉”的程序。马蒂斯说:“我的作品是从认真而又尊重地观察自然中产生的,同样也是从自然在我身上激起的感情中产生的,而不是从某种熟练的技巧中产生的”。可见,素描写生只有发自内心的情感,才会引导出有感而发的真诚表现。
在素描教学中,我们既要重视对学生的认识能力和表现能力的培养,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从其它艺术门类中吸收营养。在素描讲评课的时候,我会通过优秀的雕塑作品的活生生的情态去感染学生。比如:潘鹤的作品《艰苦岁月》,就是以生动的人物形象打动人,若作者没有情感的参与,他的作品绝对不会带给观众如此强烈的情感震撼。雕塑家很强调将客观物象进行情感的孕化和升华,然后对作品进行情态化处理,这样才能赋予作品于艺术生命。我强调学生在画素描头像的时候,要像雕塑家那样:“用心灵之眼去感受客观物象”。心灵之眼,能体悟到物之性格,物之情态,这就给视觉中的物象注入了生命。调动情感因素“移情予物”,使素描作品具有更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