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中国画廊业在快速扩张中迅速完成了行业新一轮整合,画廊从过去散兵游勇式的单打独斗向区域性、规模化的经营方式快速升级,国内资金对当代艺术市场的投入呈加速度递增。与此同时,国际资本大鳄也对中国诱人的市场垂涎欲滴,继上海国际当代艺术博览会上世界高端画廊集体亮相,小试牛刀,初尝胜果之后,巴塞尔艺术博览会也虎视眈眈地谋划明年抢滩中国,分享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带来的市场大蛋糕。面对来自国内外新一轮更高层次的市场竞争,中国画廊能否适时做出调整,勇敢地直面挑战,在快速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自身潜力,充分利用本土资源和文化优势,与国际资本在同一个平台上互相较量,让东风压倒西风,让中国当代艺术在世界范围内形成强有力的影响,这无疑是中国画廊业在2008年,乃至今后几年的时间里谋求行业持续稳定的繁荣和发展所不得不面临的重要问题,这也是最近一段时期人们关注和讨论的热门话题。对此,笔者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比较粗浅的个人看法。
一
近几年,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持续火爆不仅造就了一批引人瞩目的明星艺术家,也吸引了社会各路资金的加盟,使开办画廊、经营当代艺术成为一种时尚。流风所至,新开画廊数与日俱增。作为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中心,北京在2007年里除了798、草场地等原有艺术区在不断扩容之外,一年中至少新增加4个大型艺术区,而且每个艺术区都是画廊和艺术家工作室混合入驻,有的从一开始就是画廊多于工作室。在上海、广州,以及南京、杭州、昆明、重庆等当代艺术创作较为活跃的城市,新增画廊的数量也在区域化发展趋势的影响下,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激增。
画廊产业在数量上的大幅拉升、在规模和中心覆盖面上的急速扩张是中国经济持续繁荣的必然结果,也是画廊行业通过做大做强,从而在更高的平台上参与国际行业竞争,促进当代艺术多元发展的必经之路。
众所周知,美国纽约在20世纪中叶取代法国巴黎,成为世界当代艺术中心,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美国日益强大的资本市场和一日千里向前发展的美国经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纽约股票交易所率先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交易所,纽约因此很快取代了伦敦成为世界第一大金融中心,在资本市场的带动下,美国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强国。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美国资本市场掀起一轮又一轮的高科技浪潮,帮助美国经济实现产业升级,在具有战略地位的科技领域始终保持领先地位。直到今天,美国仍然是全球高科技产业的引导者。资本市场为美国超越欧洲诸国,并成为迄今为止无可匹敌的“超级大国”立下了赫赫战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