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修是为了更好地开放和展示。去年10月至今,故宫一边大修,一边推出20多个展览,其中十几个是新项目。武英殿是昔日清政府的刻书中心,刻本纸精墨妙,内容丰富多彩,被称为殿版书。经过大修,武英殿今年9月第一次全面开放,并举办清宫典籍文化展览。午门城楼彻底维修后,第一次全面开放就推出中法文化年的重头戏———“太阳王路易十四—法国凡尔赛宫珍品特展”。外界评价该展览的价值有二:一是有特殊历史文化信息的内容展陈,二是在古建筑内部创造性地设置现代化展厅和采用高新技术展览设备。玻璃结构的现代化展厅出人意料,却又适得其所,解决了保温、耐火、抗震问题,旋即得到权威认同:“改造根本不影响古建保护,相反,能促进古建筑内外部很好地展示。”
故宫的主体建筑紫禁城占地72万平方米,现存各类宫殿建筑8000多间,目前开放面积仅为1/3。经过20年大修,故宫对外开放面积争取达到1/2。
方兴未艾故宫学 开放襟怀向未来
从故宫博物院初创时期马衡、陈垣、沈兼士等北京大学学者组建的学术班底,到罗福颐、沈士远、孙瀛洲、陈万里、冯先铭、单士元、刘九庵、朱家缙等在故宫博物院成长起来的知名学者,再到近几十年来迅速成长的新一代故宫博物院学术群体,学术的故宫逐渐进入公众的视野。2003年在南京“博物馆馆长论坛”上,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提出“故宫学”概念,标志着故宫的学术研究向整体性、体系性、开放性、国际性迈进。
故宫研究是一种自发行为,而故宫学的理论建构则是自觉而为。去年10月至今,故宫举办了一系列院庆活动,如紫禁城国际摄影大展、雅尔音乐会、国际清史学术研讨会、世界五大博物馆馆长对话紫禁城等,其指导原则都是建立密切广泛的国际联系,在世界文化大格局中凸显故宫的学术特色。“必须强化开放性,不搞轰轰烈烈的庆典,切实用学术性、开放性活动纪念故宫博物院成立80周年。”李文儒说。
故宫,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80周年既是纪念,是总结和回顾,更是对未来的展望。